第五章 天麻种子萌发菌生物学特性
天麻种子萌发菌属小菇属的4种真菌是紫萁小菇、兰小菇、石斛小菇、开唇兰小菇。紫萁小菇用于天麻生产较早,石斛小菇伴播天麻种子发芽率最高。
一、形态特征
1、紫萁小菇:菌丝半透明,镜下观察无色透明,有分隔。子实体散生或丛生。菌盖发育前期呈半球形,后平展,灰褐色。菌褶白色,离生,放射状排列。菌柄长0.3~3.10厘米,粗0.6cm。孢子无色光滑椭圆形。
2、石斛小菇:菌丝白色,担子果高5~22毫米,单生。菌盖直径3~6毫米,帽状或伞状。菌褶近直生、光滑、白色。菌柄中生、细长、中空,3~19×0.5~1毫米。担子棒状17.5~22×5~7.5微米,4孢,无色。孢子椭圆形。
二、生长发育特性
1、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将感染了紫萁小菇的菌叶,置培养皿中保湿在海绵上,在25℃恒温培养40天左右,在白色菌丝丛中分化菌蕾,2-3天后发育成菌蕾,3-6天后菌盖平展,菌柄伸长,子实体发育成熟。小菇属几种萌发菌的菌落、菌丝形态特征相似,菌落规则,菌丝白、气生菌丝发达,索状联合明显,菌丝生长旺盛,以石斛小菇生长最快。
2、腐生:这类真菌多腐生在高山林间落叶上,对纤维素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地面上的枯枝朽叶,感染这类真菌而被分解。天麻种子落在林地染此菌的树叶上,可侵入天麻种子使其萌发,故小菇属萌发菌主要营腐生生活,兼性寄生。
3、好气:萌发菌好气,主要分布在林间透气性较好的枯枝落叶层和表层土壤中。
4、其他:萌发菌对天麻块茎无侵染能力,只侵染天麻种胚基部细胞。
三、生长习性
1、温度:萌发菌在15℃~30℃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以25℃菌丝生长最快,低于20℃或高于25℃菌丝生长速度减慢。
2、基物含水量:一般适宜含水量为基物重量的100%~200%,含水量过高萌发菌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生长。
3、PH值:最适宜的PH值为5.0~5.5,碱性条件不利于菌丝生长。
4、营养条件:木屑与麦麸皮体积比为3:1的培养基适合萌发菌生长。基础培养基配比:磷酸氢二钾0.5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2.5克、葡萄糖20克、麦麸30克、维生素B110毫克,蒸馏水1000毫升。
第六章 蜜环菌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
一、蜜环菌形态特征
菌丝体,是由菌丝分枝交错形成,是此菌的基本结构。菌丝体又分菌丝和菌索。初生菌丝乳白色,镜下观察无色透明,有分隔。菌索是由无数菌丝结合在一起的根状物、幼嫩时为棕红色,有白色生长点,衰老时为黑褐色至黑色,无再生力。
子实体丛生,菌盖肉质,扁半球形至平展,直径3~11厘米,蜜黄色,菌柄圆柱形:长4~12厘米,直径0.5~1.5厘米,菌环上位,孢子椭圆形,无色透明。
二、生长发育特性
1、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子实体成熟后释放孢子于地面,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萌发出初生菌丝,进而转为次生菌丝和菌索。菌索表面有鞘包着,是蜜环菌适应不良环境的特殊结构,菌索有很多分枝,向周围蔓延生长,寻找营养,故它在林间分布广泛,在11月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可长出子实体,又释放出担孢子。
2、腐生兼性寄生:多腐生在林间的枯枝落叶上,又可寄生在活树上。
3、好气: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才生长旺盛。
4、其他:发光蜜环菌菌丝和幼嫩的菌索在黑暗处会发出荧光。
三、生长习性
1、温度:蜜环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6℃~30℃,最适生温度为25℃,超过30℃菌丝停止生长。
2、湿度:蜜环菌适宜多雨湿润的土壤,大气相对湿度为80%~90%。
3、光线:蜜环菌生长一般不需要光线,光照对蜜环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4、酸碱度:适宜的酸碱度为PH5.0~6.0。
5、适宜的树种:多种阔叶树适宜蜜环菌生长,但以壳斗科的茅栗、白栎、槲栎等,与蜜环菌有很好的亲和力,最适宜蜜环菌生长。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