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雏鸭成活率?

发布时间:2013-12-03 12:15:42   来源:互联网   标签:雏鸭成活率
内容提要: 在雏鸭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雏鸭的成活率,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及时饮水和开食和合理的密度与通风这三条措施来实现,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条措施。

提高雏鸭成活率的三条措施

在雏鸭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雏鸭的成活率,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及时饮水和开食和合理的密度与通风这三条措施来实现,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条措施。

提高雏鸭成活率的三条措施

温度和湿度的调节

雏鸭的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低于26℃时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或因挤压打堆死亡;温度过高则雏鸭易因脱水致病。育雏最适宜的温度为:第一周31~29℃,以后每周下降1~2℃。育雏期间舍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

提高雏鸭成活率的三条措施

及时的饮水和开食

雏鸭出壳24小时后,要先饮水,后开食。雏鸭入舍要安静后才能饮水,水温30℃,水中按每只鸭加入2000单位庆大霉素。半小时后再饮50%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水,便于清理雏鸭胃肠,排除胎粪。5小时后换饮凉开水。平时要保持饮水清洁卫生,并充分供应。雏鸭饮水后,就会有要吃食的表现,此时即可开食。投喂饲料要定时、定质、定点、勤查舍、勤观察,形成固定的管理程序。

提高雏鸭成活率的三条措施

合理的密度与通风

春季育雏鸭的适宜密度为:1~2周龄35~30只/平方米,3~4周龄25只/平方米,5~6周龄15只/平方米,6周龄以上12只/平方米。雏鸭休息时常堆挤而眠。若温度偏低,堆挤更为严重,易造成死、伤或“出汗”受凉。一旦发现挤堆现象,立即拨开驱散,并调整舍温,更换潮湿的垫草。雏鸭数量较多时,应分群饲养。每群小鸭以250~300只为宜,将大小、强弱悬殊的雏鸭分开。每天在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时打开门窗换气,以改善舍内环境。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雪松

雪松

雪松是松科雪松属常绿乔木,别称香柏、宝塔松、番柏等,为世界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之一,产于亚洲西部、...

槐树

槐树

槐树原产于中国,别称中华槐、国槐等,在不少国家都有引种,尤其在亚洲,为深根性喜阳光树种,适宜于湿...

芒果

芒果

芒果果实含有糖、蛋白质、粗纤维,含有的维生素A的前体胡萝卜素成分特别高,为著名热带水果之一,因其果...

鸡冠花

鸡冠花

鸡冠花别称鸡髻花、老来红、芦花鸡冠、笔鸡冠、凤尾鸡冠等,为苋科青葙属一年草本植物,夏秋季开花,花...

神仙鱼

神仙鱼

神仙鱼为神仙鱼属下的横纹神仙鱼、利氏神仙鱼和大神仙鱼的总称,别称燕鱼、天使、小鳍帆鱼等,受水族爱...

榛子

榛子

榛子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属桦木科榛属灌木或小乔木,与杏仁、核桃、腰果并称为“四大坚果”...

水培植物

水培植物

水培是一种新型的室内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核心是将植物根茎固定于定植篮内并使根系自然长入植物营养液...

人参

人参

人参别称圆参、黄参、棒槌、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百草之王等,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