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百科
蔬菜水果
|
花木园艺
|
粮油茶叶
|
畜牧水产
|
药用植物
|
农业病害
|
农用物资
|
微小生物
|
远古传说
|
农业名词
|
政策法规
首页
>
农业百科
>
远古传说
> 列表
猛犸象
猛犸象又名毛象(长毛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其中草原猛犸体重可达12吨。猛犸象和亚洲象是在480万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来的;而非洲象则是在大约730万年前,更早地从这个族谱中分离出来的。
超级地球
超级地球一般指超级类地行星,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很多巨大的类地行星,他们将之称作超级类地行星。科学家推测这些行星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板块构造。它们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翼龙
翼龙又名翼手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动物,共有近100多个品种。尽管与恐龙生存的时代相同,但翼龙并不是恐龙希腊文意思为“有翼蜥蜴”,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生存于晚三迭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2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蛇颈龙
蛇颈龙是海中爬行类的一种,海中爬行类包括了海洋鳄鱼和鱼龙以及沧龙。它们由陆上生物演化而来,再回到海洋中生活。这些中形的爬行类活在三叠纪到白垩纪晚期。它们必须生活在乾净的水域中,主要以食用鱼类为生。化石证实它们较常出现在海洋环境中,除了鹦鹉螺之外也吃鱼类。
霸王龙
暴龙,又名霸王龙,名字的意思是残暴的蜥蜴王。是史上最庞大的肉食性动物之一和最著名的食肉恐龙,它是恐龙中生存年代最晚的种类之一,平均体长12 5米,最长达14 6米。平均臀部高度4米,头距离地面5-5 6米,最高臀高超过5米。平均体重8吨,最重14 85吨。
禽龙
禽龙,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下目的禽龙类。禽龙是种大型鸟脚类恐龙,身长约9到10米,高4到5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者。它们主要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凡蓝今阶到巴列姆阶,约1亿4000万年前到1亿2000万年前;生存时代大约位于行动敏捷的棱齿龙类首次出现
棱齿龙
棱齿龙是中等大小、身体很轻的陆生双足动物。上颚前部齿和特别长的朝向后方的公共杆显出其原始性。臼齿具切割作用,排列成单列,且3颗一组地更新。足有四趾,每趾端均为尖蹄形。分布在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生存年代从侏罗纪中期直到白垩纪晚期。
西风龙
西风龙是鸟脚下目棱齿龙科的一属恐龙。西风龙的化石是一个部份头颅骨与颅后身体的碎片,发现于蒙大拿州卡本县的Cloverly组,年代为下白垩纪的阿普第阶到阿尔比阶。新的西风龙化石正准备叙述中,在马里兰州与维吉尼亚州发现的足迹化石被归类于类似西风龙的动物。
异特龙
异特龙,一般指脆弱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是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中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身长8米,最大10米,体重1 5-3 3吨。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于1亿5500万年前到1亿3500万年前。自从在1877年被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命名以来
始盗龙
在目前已发现的诸多恐龙中,始盗龙是最原始的一种。1993年,始盗龙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西北部一处极其荒芜不毛之地——伊斯巨拉斯托盆地,该地属于三叠纪地层,始盗龙是最早的恐龙之一,是大小像狗一样的肉食性动物。
恐龙
恐龙是日本生物学家对英文Dinosauria即“恐怖的蜥蜴”(恐蜴)的翻译,汉语界接受了日文译词,应该知道它不属于汉语的龙类。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魔鬼蛙
魔鬼蛙,白垩纪后期的巨型青蛙,生存时代是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后期,该蛙约有4 5公斤重,40 6厘米长,而现存的最大蛙类只有约3公斤重。该蛙有牙齿,其骨头上的起伏则显示它可能有某种骨质“甲胄”。
人鱼
人鱼是传说中的种族。有个别研究认为美人鱼可能是在古猿进化成早期人类的过程中,在水中生活的一个分支。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已经遗忘了他们,而只以神话的形式留存了下来 。
六角恐龙
六角恐龙,学名:墨西哥钝口螈,是水栖的两栖类,是墨西哥的特有物种,自然环境只能生活在有淤泥的水道和湖泊,因其独特的外貌及幼体性成熟而著名,也就是说,即使在性成熟后也不会经历适应陆地的变化,仍保持它的水栖糼体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