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专题 > 棉花
棉花

棉花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墨西哥,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既是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又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含高蛋白的粮食作物,还是纺织、精细化工原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本期棉花专题将介绍棉花产地分布、高产棉花种子有哪些、棉花种植技术等相关知识。
专题文章
专题内容

棉花的产地分布

棉花的产地分布

1、国内产地: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我国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分别是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栽培品种有斯字棉、德字棉、岱字棉、柯字棉等,最近育出的高产品种在北方有鲁棉一号。

2、国外产地:世界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除了中国外是美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苏丹、乌兹别克斯坦等。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在共同时代之前,棉纺织品的使用传到了地中海地区,公元一世纪阿拉伯商人将精美的细棉布带到了意大利和西班牙,大约9世纪的时候摩尔人将棉花种植方法传到了西班牙,15世纪棉花传入英国,然后传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

棉花的种植条件

棉花的种植条件

1、光照:棉花是喜光作物,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高,据测定棉花单叶的光补偿点为750~1000勒克斯,光饱和点为7~8万勒克斯,一般情况下棉花叶片对光强的适宜范围为8000~70000勒克斯,此范围下光合强度随光强增加而提高。

2、水分: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各生育阶段生理需水要求不同,播种至出苗0~2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苗期0~4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初蕾期0~6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65~75%为宜,盛蕾期后0~80厘米土层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不能低于60~65%,吐絮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55~70%为宜。根据有关研究,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

3、土壤:棉花生长发育需要水分和养料,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得,所需的温度和空气部分取自土壤,同时需要土壤的机械支撑才能生长。棉田土壤的理化、生物属性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土壤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盐碱含量、质地等均对棉花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棉花的种植技术

棉花的种植技术

1、播前准备:购买棉花良种提倡年年换种,千万不要贪图便宜,用二代或三代的棉种,因为自留种每年减产10%左右。每亩用种1.5公斤左右,播前晒种,累计晒种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并不断翻动。注意不要直接摊晒在水泥地、砖地或金属板上。播前必须适时造好墒、保墒,做到足墒下种。

2、施肥播种: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3~4方、尿素10公斤、二铵2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并施2公斤硼、锌、锰、铁等微肥。播种过早会因低温造成出苗不全,苗期病害加重,后期早衰。过晚易造成徒长,坐桃偏上,错过最佳铃期,不利于高产。最佳播期在4月20日左右,播种深度3厘米左右,根据墒情一般掌握深不过寸、浅不露籽,墒好土质较黏地稍浅,墒差沙土地可稍深。

3、合理密植:沙土、肥力差的适当密植,黏土地、肥力好的适当稀植,建议做法是大小行种植,大行1米左右,小行55厘米,株距40厘米左右。用拖拉机地膜覆盖种植,现在有相当部分棉农苗期留苗过多,棉花封行早,通风透光差,导致光合作用降低,蕾铃脱落严重,棉花病虫害加重,无效果枝增多,不利于田间作业,棉花产量和质量降低,影响收入。

4、追肥浇水:苗期一般不需浇水,到花铃期亩追尿素20公斤,初花期一般干旱达15天左右,中午叶片略见打蔫时要及时浇水,即使下雨,不透也要浇,最后在棉花吐絮后,如遇干旱也应该浇一次水,这样可以提高根部活力,延缓棉花衰老,增加铃重,增产10%左右。

5、化控打顶:科学使用缩节安、助壮素,是搭好丰产架子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化控在现蕾期开始,6~8叶时亩用缩节安0.5克,初花期亩用1.5克,打顶后亩用量3克。掌握“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打顶要掌握“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一般棉田在7月15~20日完成。

6、病虫防治:苗期可选用天达2116加恶霉灵加吡虫啉,可防病治虫,以后每次喷药都加多菌灵液杀菌,辛硫磷、马拉硫磷、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等农药交替使用,可防治棉铃虫、盲椿象、红蜘蛛等,在喷药的同时交替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微肥等。

高产棉花种子有哪些

高产棉花种子有哪些?

1、湘杂棉7号

【种植区域】湘杂棉7号为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棉花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湘杂棉7号,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江西北部、湖北、湖南北部、四川东部、河南南部、浙江沿海春播种植。

【植株特性】在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天,出苗好,长势强,整齐度好。株高115厘米,株型紧凑,果枝较长、平展,茎秆粗壮,茸毛多,叶片较大,深绿色,第一果枝节位6.4节,单株结铃28个,铃卵圆形,吐絮畅,单铃重6.1克,衣分42.1%,子指9.9克,霜前花率94.3%,僵瓣率7.4%。

【高产性能】2006~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62.7千克、110.4千克、104.4千克,分别比对照湘杂棉8号增产4.3%、12.0%、12.5%。2008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5.4千克、95.4千克、88.1千克,分别比对照湘杂棉8号增产1.4%、7.7%、8.6%。

【抗性鉴定】耐枯萎病,耐黄萎病,中抗棉铃虫,抗红铃虫。

2、中棉所63

【种植区域】中棉所6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生物技术所以常规陆地棉新品系“9053”为母本,以国产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改良系s克K9708选系P4为父本,配制成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适合长江流域棉区种植。

【植株特性】出苗较好,植株塔形,株高中等,果枝紧凑,茎秆茸毛少,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铃卵圆形,吐絮畅。生育期125天,株高109.50~121.0cm,果枝17.81个,单株成铃25.57~29.5个,铃重5.71~6.6克,衣分40.9~41.52%,子指9.81~10.3克,霜前花率88.57~93%,僵瓣率4.4~12.24%。

【高产性能】中棉所63平均子棉产量3567.30千克/公顷,比对照种(湘杂棉2号F1)增产10.1%,平均皮棉产量1478.55千克/公顷,比对照种增产10.0%,居第1位,增产极显著。霜前皮棉产量1310.40千克/公顷,比对照增产10.2%。2006年长江流域棉区10个点生产试验结果,子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876.00千克/公顷、1585.50千克/公顷,分别比对照种(湘杂棉8号F1)增产0.4%和增产2.3%。

【抗性鉴定】耐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高抗红铃虫。

3、冀棉958

【种植区域】冀棉958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植株特性】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39天,植株塔形、稍紧凑,株高102.5厘米,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苞叶较大,果枝始节位7.2节,单株结铃15.3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3克,衣分40.3%,子指10.4克,霜前花率86.3%。出苗较快,前中期长势健壮、整齐,不早衰。

【高产性能】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16.9公斤、87.5公斤和75.3公斤,分别比对照豫棉21增产10.9%、6.3%和2.0%。2004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5.5公斤、94.8公斤和89.5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9.3%、16.6%和17.8%。

【抗性鉴定】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4、新植5号

【种植区域】新植5号为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克K79(新植5号),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西北部和西南部、河南东部和北部、安徽、江苏淮河以北棉区种植。

【植株特性】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4天。出苗较好,前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弱、稍早衰,结铃性强,通透性好,早熟性好,吐絮畅而集中。株高105.6厘米,株型较松散,茎秆茸毛较少,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铃卵圆形、中等大小,第一果枝节位7.2节,单株结铃19.3个,单铃重5.9克,衣分40.7%,子指10.7克,霜前花率93.7%。

【高产性能】2008~2009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2.0千克、101.9千克和93.0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增产11.7%、11.1%和8.6%。2009年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3.5千克、99.8千克和95.9千克,分别比对照中植棉2号增产7.0%、7.8%和10.4%。2010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及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9.1千克、97.4千克和89.6千克,分别比对照中植棉2号增产8.4%、9.3%和12.4%。

【抗性鉴定】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5、冀棉169

【种植区域】冀棉169为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生物名称为冀棉169,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西北、西南部、河南北部、东部、山西南部、天津棉区种植。

【植株特性】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天。出苗一般,前期长势一般,中后期长势强,吐絮畅。株高107.0厘米,株型较松散,茎秆粗壮、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铃卵圆形、较大、铃尖不明显,苞叶大。第一果枝节位7.0节,单株结铃17.5个,单铃重6.3克。衣分39.4%,子指10.3克,霜前花率90.3%。

【高产性能】2007~2008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4.5千克、100.2千克和90.4千克,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1增产13.3%、7.3%和3.8%。2009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3.0千克、90.9千克、84.8千克,分别比对照中植棉2号增产1.4%、0.2%和减产1.9%。

【抗性鉴定】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发布时间:2016-03-09 19:05:33   来源:互联网   标签:棉花
专题回顾
穿山甲

穿山甲

穿山甲别称鲮鲤、陵鲤、龙鲤、石鲮鱼等,是对穿山甲科穿山甲属的统称,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鳞片具...

石蛙

石蛙

石蛙学名棘胸蛙,别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等,为两栖纲...

青蛙

青蛙

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常见的种类有黑斑蛙、泽蛙、蟾蜍、虎纹蛙、牛蛙等,...

蛇图片

蛇图片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

螺蛳

螺蛳

螺类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族群,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常见的种类有田螺、福寿螺、香螺、花螺、海...

河蚌

河蚌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滤食水中的微...

兔子

兔子

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头部稍微像鼠,耳朵根据品种不同有大有小,非常可爱,在饲养管理中...

冬瓜

冬瓜

冬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南方各地及印度,现在东亚和南亚地区广泛地栽培,可以拿来煮汤,又可以...

小丑鱼

小丑鱼

小丑鱼是一种热带咸水鱼,为雀鲷科海葵鱼亚科鱼类的俗称,因为脸上都有一条或两条白色条纹好似京剧中的...

芝麻

芝麻

芝麻又名脂麻、胡麻等,为胡麻科胡麻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的种仁,有黑白之分,黑者称黑芝麻,白者称为...

猪肉

猪肉

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成分,具有补虚强身、...

碧螺春

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