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专题 > 石蛙
石蛙

石蛙

石蛙学名棘胸蛙,别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等,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动物,是我国传统食谱中营养成份和药用保健价值最高的食用蛙类,本期石蛙专题将主要为大家介绍石蛙养殖技术、石蛙的营养价值、石蛙的做法大全等相关知识。
专题文章
专题内容

石蛙的生长习性

石蛙的生长习性

石蛙喜在潮湿安静、少光、近水源、阴凉的山岩石壁下穴居,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夜间是活动的盛期,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拖对等行为,喜食蚯蚓、蛆虫、蚱蜢、蚁类、泥鳅、河蟹、蝼蛄等活饵,为冷血变温动物,当水温降至10℃,进入冬眠,冬眠期约为4个月,冬眠后体重将会有适度的减轻,一般在4月就开始发情,每次排卵量为1000-3000粒,蛙卵通常在8-20天、孵化成蝌蚪,蝌蚪喜欢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缝内或碎石堆中,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60-75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石蛙的营养价值

石蛙的营养价值

石蛙肉药性平,味甘,入心、肺、肾三经,有滋补强壮、滋阴降火,清心润肺,解劳补虚、强筋骨、填精潜阳的作用,对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以及产后体虚、肺结核咯血、盗汗、神经衰弱等症有很好效果。

1、石蛙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脯氨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

2、石蛙含有足量的天然谷氨酸成分,肉质奇鲜无比,蛋白质含量也很高,脂肪偏低,是最为理想的滋阴消热美味山珍。

3、石蛙蝌蚪能乌发驻颜、清毒净疮,蛙卵有明目之功用。

4、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石蛙对治疗癌症有一定作用,还发现蛙的皮肉中含有能使人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对产后恢复具有奇效。

石蛙的养殖技术

石蛙的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在凉棚下建蛙池。

2、孵化准备:种蛙池、孵化池应建在阴暗、安静、水质良好的地方,面积以2-3平方米为宜。池内应彻底消毒洗净后放入清洁水,水深保持在20厘米左右,最好放些石块和新鲜水草。

3、配种产卵:石蛙通常在4月气温20℃以上开始交配、产卵,种蛙雌雄比例为1:1,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之后抱对,母蛙在清晨4-7时产卵,卵块通常勃附在水草、石块、池壁上,产卵后1小时内不能搅动,以免损伤破碎,降低孵化率。

4、人工孵化:每日早晨观察、检查种蛙池,如果有蛙卵,可在上午8时后轻轻捞出,放在孵化池中的孵化盘上。在孵化过程中要有少量清水流动,确保干净,水温控制在15-30℃之间,pH值为6-8,一池一窝(500-1000粒卵),一般在产卵半小时后受精卵胚珠黑点变大,7天胚胎呈条状,9天蝌蚪基本形成,15天后破膜形成蝌蚪,孵化率达85%以上。

5、蝌蚪饲养:蝌蚪生长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生长初期:生长初期通常为1-10日龄,蝌蚪破膜后头3天靠卵粒中能量逐渐长大,开始觅食后以卵外膜和未受精卵为主要饵料。

②生长前期:生长前期通常为10-20日龄,当小蝌蚪出生10天后,食量增大,但消化功能较弱,应投入高蛋白流汁饵料,如蛋黄、豆浆等,每日定时投饵一次,一般1500尾蝌蚪投喂1只蛋黄,以后逐渐增加。

③生长中期:生长中期通常为20-55日龄,这个时期随着蝌蚪消化功能的不断增强,为促进消化器官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学特性,20日龄后,要逐渐减少或停止高蛋白流汁饲料量,逐步改投煮熟的植物性、藻类性饲料,如薯类的茎叶、瓜类的果叶、米饭和鲜嫩水草等,并应每天清除池内饲料残渣,确保池水不受污染。

④生长后期:生长后期通常为55-75日龄,这个时期也叫变态期,蝌蚪55日龄后进入变态期,分别长出后肢、前肢、缩尾,在管理上要特别细心、周到,必须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以造就适应于蝌蚪变态所需的生态环境。

6、幼蛙饲养:刚变态的幼蛙体小、抵抗力弱,要加强管理,应投小蝇蛆、小黄粉虫、小蛆蝴等活动性饲料,每天傍晚投料,投量视采食情况而定,随着幼蛙食量增大逐步增加投饲量,做到略有剩余,投食台每天早上要清洗干净,经常消毒,以免剩余食物变质污染池水,在以后的时间里,要视幼蛙大小分级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00-300只,蛙池上口加纱盖,防止逃逸和鼠害

7、安全越冬:蝌蚪的越冬可在室内进行,越冬时水深保持20厘米,采用常流水,蛙池加盖,保温等防冻措施。幼蛙冬眠一般水深为15厘米左右,以不淹没洞穴为宜,并留有一定的陆地,遇低温、冰冻天气,也应有塑料薄膜加盖保温防冻措施,越冬时应保持环境安静,防御敌害,防止水质变坏。

石蛙的做法大全

石蛙的做法大全

1、清炖石蛙

【材料】石蛙250克、猪肉(肥瘦)100克、香菇(鲜)50克、姜5克、小葱20克、盐4克、鸡油2克、味精1克。

【做法】①取4只重约250克的石蛙切去头盖,剖腹去内脏,斩去爪,洗净晾干。②肥瘦肉切成3.6厘米长、0.6厘米宽的长条。③香菇去蒂,洗净,姜葱洗净,葱取葱白切段,姜切片。④取炖钵一只,将肉放在钵中间,上面盖上香菇,石蛙背朝上,放在肉四周,浇入鲜汤250毫升,加精盐、姜片、葱白、味精,入笼上旺火蒸。⑤蒸至酥烂,取出,拣去姜片、葱白,淋上鸡油即成。

【技巧】采用炖蒸技法,加热时间要长,上气后用中小火。

2、清煮石蛙汤

【材料】石蛙500克,香油0.5克。

【做法】①石蛙去头,去内脏,不去皮,切成小块。②先在油锅内炒一下,浇上香油。③然后加清水在锅内炖半小时左右。④起锅前加适量盐即可食用。

3、清蒸石蛙

【材料】石蛙500克,盐1.5克,料酒15克,葱、姜、味精少许。

【做法】①将去掉内脏的蛙切成4块,放汤碗中拼成原形。②将以上调料加入,盖碗清蒸半小时即成。

4、青椒炒蛙腿

【材料】蛙腿300克,青椒200克,葱、姜、蒜各30克,料酒20克,精盐、味精、水淀粉及植物油适量。

【做法】①蛙腿切成2厘米长小块,用小许精盐、料酒浆上。②葱、姜、蒜切成小丁。③用精盐、味精和水淀粉对汁。④青椒切2厘米长段。⑤锅烧热,放油适量,蛙腿下锅炒散,再把青椒、葱、姜、蒜一同下锅,稍炒,烹入对汁,炒熟即可。

【技巧】蒸前可适当放些鲜水果于布袋中,成菜后取出,效果更佳。

5、酱香石蛙煲

【材料】石蛙1000克,油适量,葱1个,大蒜1根。

【做法】①石蛙斩件,加生姜粉、盐、胡椒粉、料酒腌制15分钟。②葱白切段,蒜拍碎去皮。③起油锅煸香葱和蒜。④倒入腌制过的石蛙。⑤加盐、生抽、黄豆酱、甜面酱、黄灯笼辣酱、醋等调味。⑥倒入煲中,加少量水,小火炖煮20分钟,起锅。

【技巧】一定要煮透,宁可煮过头也不要吃寄生虫。

发布时间:2015-09-18 20:00:08   来源:互联网   标签:石蛙
专题回顾
泥鳅

泥鳅

泥鳅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别称鱼鳅、泥鳅鱼等,为鳅科泥鳅属小型底层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

山楂

山楂

山楂又名山里果、山里红等,为蔷薇科山楂属落叶乔木,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强...

猪肝

猪肝

猪肝是猪体内储存养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营养价值非常高,富含维生素A、蛋白质、卵磷脂和微量元素铁、锌...

熊猫

熊猫

大熊猫别称猫熊、竹熊、银狗、花熊等,为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中国特有物种,被誉为活化石...

水母

水母

水母是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浮游生物,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外形像一把透明伞,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

仙鹤草

仙鹤草

仙鹤草别名脱力草、瓜香草、老牛筋、狼芽草等,药材来源为蔷薇科龙牙草属植物龙芽草的地上部分,产于浙...

车前草

车前草

车前草别称平车前、车茶草等,为车前科车前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生于草地、河滩、沟边、草甸、田...

金毛犬

金毛犬

金毛犬学名金毛寻回犬,别称金毛、黄金猎犬等,属于匀称、有力、活泼的一个犬种,特征是稳固、身体各部...

兔子

兔子

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头部稍微像鼠,耳朵根据品种不同有大有小,非常可爱,在饲养管理中...

鲅鱼

鲅鱼

鲅鱼羡慕蓝点马鲛,别称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为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暖性上层鱼类,分布...

腊梅

腊梅

腊梅别称金梅、蜡梅、蜡梅花、蜡木、香梅等,为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原产地为我国中部,开花时间一般...

响尾蛇

响尾蛇

响尾蛇为爬行纲蝮蛇科的一种管牙类毒蛇,蛇毒是血循毒,体呈黄绿色,背部有菱形黑褐斑,尾部末端的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