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的高效栽培技术(3)

发布时间:2014-01-17 01:04:42   来源:互联网   标签:白芨栽培技术
内容提要: 白芨为兰科白芨属植物,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朱兰、紫兰。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等症。

白芨种植

人为造就的稀缺性

1、白芨需求量增长:白芨在中药商品中本属于小品种,在50~80年代,全国入药需求不超过200吨。1986年全国中药普查,白芨的资源状况和商品产、供、销、存等情况没有列入统计范围,因为在当时是可以忽略的小品种。但是,今非昔比,我国目前白芨的需求量比20年前增长了5~10倍,需求达到数仟吨。

2、广泛的用途:白芨可作为染布时作粘合剂使用,也作为高级卷烟的粘合剂,装裱中国字画粘合剂,中药材野山参断须的修复剂使用。白芨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传统中药入药,其主要功能是敛疮止血、补肺、消肿生肌等。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白芨鳞茎中富含大量水溶液性多糖,其化学成分是葡萄甘露聚糖,是白芨胶的主要功能性成分。白芨多糖胶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品增稠剂,同时是安全性较高的医药原料,性能卓越的药用辅料和有相当发展前景的生物医学材料。此外,白芨多糖胶还可应用于日化产品中,替代化学增稠剂,并具有减少刺激性、保护皮肤、延缓衰老等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白芨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也就导致了白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3、灭绝式的采挖:由于价格的刺激,野生白芨采挖时,大小不留,价格越高,挖得越干净。因为白芨是以假鳞茎作为繁衍的,这种采挖方式是造成白芨野生种群发现一片挖一片,随之也就灭绝一片的重要原因。白芨本应在10~12月采收,这时其假鳞茎个大饱满,含胶量高,质量好,鲜货折干率高,可是,由于市价高悬,种质资源稀少,近年来总是提前到4月花期时采挖,结果不成熟的假鳞茎瘦瘪,鲜货折干极低,根本达不到药用的质量标准。这样年年因抢青的减产减收,也人为地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

4、白芨生长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化:人类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荒地草丛越来越少,白芨的生态条件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近年云贵川等山区发展林果经济,大量开垦荒坡,种果种茶种药多种经营,破坏了白芨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白芨失去了生存繁衍的空间条件,存土资源越来越少,白芨商品也就越来越稀缺。

5、无可替代的神奇疗效和广泛的用途:白芨的稀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白芨神奇的疗效,其性微寒,味苦、甘涩,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机功能。用于结核吐血,支气管扩张咳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还可以用于外伤出血等症状。白芨神奇的疗效,广泛的用途也加速了白芨资源的灭绝。

白芨栽培技术

稀缺的未来价格

今后白芨市场价格走势如何,我们认为资源稀缺,供不应求,价格必涨已成定局。白芨市场价格暴涨是由于野生资源奇缺,野生改家种还没有真正起步等诸多原因造成的。如果国家投入专项科研资金,加大研究白芨野生变家种的科研力度,然后规范化的扩大生产面积是可以缓解白芨商品供应紧缺的局面的。但是从实验室走向商品化大批量生产,这个过程最少还需要5~8年的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艰巨而繁重的,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去完成。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黄豆

黄豆

黄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亦广泛栽培于...

草莓

草莓

草莓原产南美洲,现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营养价值很高,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

竹子

竹子

竹子为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

冬笋

冬笋

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毛竹的地下茎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维...

蒜苔

蒜苔

蒜苔是从抽薹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营养价值非...

凤梨花

凤梨花

凤梨花别称观赏凤梨、菠萝花等,原产于墨西哥至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北部丛林中,为凤梨科水塔花属多年生植...

刺猬

刺猬

刺猬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是异温动物,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布满短而密的刺,普通刺猬...

龟背竹

龟背竹

龟背竹别称蓬莱蕉、电线兰、龟背芋、龟背叶等,为天南星科龟背竹属常绿植物,原产墨西哥热带雨林中,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