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疙瘩种植技术

发布时间:2016-08-12 20:36:50   来源:互联网   标签:芥菜疙瘩种植技术
内容提要: 芥菜疙瘩为全国各地栽培的常用蔬菜,南北各地均以秋播为主,长江流域及西南、华南各地于冬季或次春收获,北方于霜冻前收获,以幼小植株供食用的叶用芥菜在南方可春播或夏播,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芥菜疙瘩种植技术吧!

芥菜疙瘩种植技术

芥菜疙瘩为全国各地栽培的常用蔬菜,南北各地均以秋播为主,长江流域及西南、华南各地于冬季或次春收获,北方于霜冻前收获,以幼小植株供食用的叶用芥菜在南方可春播或夏播,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芥菜疙瘩种植技术吧!

芥菜疙瘩种植技术

芥菜疙瘩的生长习性

芥菜疙瘩一般生长期短50~60天,喜冷凉湿润气候不耐霜冻,也不耐炎热,高于25℃则生长纤慢且品质差,尤其大型包型芥菜品种,浅根型作物根生活费入土浅抗旱抗涝能力差,土壤过温过干对生长都不好,以氮养分为主两者比例约1:1,还同时喜钙和硼,如供应不足会出现各种病症,需要的氮素最好是一般氮肥靠土壤化细菌作胩能转化成,让化细菌如氮所以保持土壤疏松,不能劳同时气温低这种细菌。

芥菜疙瘩种植技术

芥菜疙瘩的育苗技术

1、种子精选:芥菜种子购回后首先应进行精选,除了混入的杂质外,还应选取饱满的种粒,由于芥菜种子细小,一般通过水洗来挑选,即将种子浸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捞出秕粒和杂物,潜入水底者为饱满种粒。

2、晒种消毒:芥菜种子经水选出后立刻将其摊开暴晒下,以减少其体内含水量,并不时翻动,让所有的种粒均能均匀接受阳光洗礼,促进其内部的物质转化,结束休眠,提高率发芽率,而且出苗较一致。消毒用杀菌剂如多菌录等溶液浸泡种子5~10分钟,不断搅动,让种粒全面接触药液杀死所病菌。

4、浸种催芽:芥菜种子吸足水分有利于种子内部物质转化和种皮变软促于出芽,至于湿水中浸饱3~4小时,此时可加入营养全面的叶面肥让它吸收,以增加营养增加出芽率并以利于壮苗。种子的发芽为了具有空气水分外还应有温度,因此将经过浸种后的种子至25~30℃和环境中,以保早出芽并出芽整齐均匀,以促于幼苗期的管理。

芥菜疙瘩种植技术

芥菜疙瘩的种植技术

1、定植技术:芥菜疙瘩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但包心芥菜为了夺得高产,要选择前作为水稻的砂壤土,并施足基肥,打穴定植,二行植,株距40厘米~50厘米,较迟熟的品种要适当疏种。芥菜发根慢,移植时要尽量多带土和避免伤根,并使根入土不弯曲,以提高成活率。 

2、合理施肥:芥菜一般在秋播后3~4天出苗,春播芥菜一般6~15天出苗。当芥菜幼苗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0.3%尿素液1000公斤,第2次追肥于收获前7~10天进行,以后每收获一次追肥一次。

3、浇水除草:芥菜种子小,易受土壤水份影响,出苗前注意浇水保湿,浇水时间以早晚为宜。要掌握轻浇、勤浇的原则,不能一次浇透。芥菜植株矮小,通常是撒播,杂草与芥菜混生在一起除草比较困难,费工,应结合收获拔除杂草。

4、病虫防治:芥菜感染性病害不多主要表现在叶用芥菜上的是病毒病,多在天气炎热干旱的育苗期和定植后的生长前期,由蚜虫传播,彻底防治每7~10天喷药一次同时及时淋水,保持土壤湿润降低气候也很有用,除蚜虫浸害还有黄条跳蚤,主要危害芥菜根部及时喷辛硫磷等农药。

5、适时采收:芥菜是分次采收,每次采收应采大留小,留植株要均匀适当。早秋播种荠菜,真叶10~13片采收,播种后30~35天采收,以后分期收获4~5次,至翌年3月下旬结束,亩总产量2500~3000公斤。10月上旬播种的秋荠菜,需45~60天才能开始采收。2月下旬播种的荠菜,4月上旬采收上市。春播一般采收1~2次,亩产量达1000公斤左右。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观音莲

观音莲

习惯上被称为观音莲的有两种植物,一种是天南星科海芋属的观音莲又称龟甲芋、黑叶芋、黑叶观音莲、龟甲...

碧螺春

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

牛腩

牛腩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处的松软肌肉,指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其实若依部位来分牛身上许多地方的肉...

花语

花语

每一种花的有自己的花语,花语是指人们用花来表达人的语言和某种感情、愿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约定...

石斑鱼

石斑鱼

石斑鱼为鳍科石斑鱼属近海鱼类,不仅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价值丰富,还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

松花粉

松花粉

松花粉是马尾松、油松等松科松属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不但含有生命的遗传信息,而且还包含人体生命长寿...

喝茶

喝茶

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

水蛭

水蛭

水蛭俗名蚂蟥,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