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煤病的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16-07-17 16:37:18   来源:互联网   标签:茶煤病防治方法
内容提要: 茶煤病别称乌油、煤烟病等,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为害叶片,枝叶表面初生黑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小斑,后扩展至全叶,致叶面上覆盖一层煤烟状黑霉,有近十种,其颜色、厚薄、紧密度略有不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茶煤病的防治方法吧!

茶煤病防治方法

茶煤病别称乌油、煤烟病等,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为害叶片,枝叶表面初生黑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小斑,后扩展至全叶,致叶面上覆盖一层煤烟状黑霉,有近十种,其颜色、厚薄、紧密度略有不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茶煤病的防治方法吧!

茶煤病防治方法

茶煤病的危害症状

茶煤病主要为害叶片,枝叶表面初生黑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小斑,后扩展至全叶,致叶面上覆盖一层煤烟状黑霉,茶煤烟病有近十种,其颜色、厚薄、紧密度略有不同,其中浓色茶煤病的霉层厚,较疏松,后期长出黑色短刺毛状物,病叶背面有时可见黑刺粉虱、蚧壳虫、蚜虫等。头茶期和四茶期发生重,严重时茶园污黑一片,仅剩顶端茶芽保持绿色,芽叶生长受抑,光合作用受阻,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

茶煤病防治方法

茶煤病的发病条件

茶煤病的病原多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部越冬。翌春,在霉层上生出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落在粉虱、蚧类或蚜虫分泌物上后,吸取营养进行生长繁殖,且可通过这些害虫的活动进行传播,以上害虫常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先决条件,生产上管理粗放的茶园或荫蔽潮湿,雨后湿气滞留及害虫严重的茶园易发病。

茶煤病防治方法

茶煤病的防治方法

1、从加强茶园管理入手,及时、适量修剪、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雨后及时排水,严防湿气滞留,千方百计增强树势,预防该病发生。

2、及时防治茶园害虫,注意控制粉虱、蚧壳虫、蚜虫等虫害,是防治该病积极有效措施之一。具体方法参见本书茶树害虫。

3、早春、晚秋非采茶期喷洒波美0.5%石硫合剂或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蝙蝠

蝙蝠

蝙蝠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别称天鼠、挂鼠、天蝠等,前肢已变化为翼,夜间在空中...

金银花

金银花

金银花因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而得名,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

虱子

虱子

虱子为虱科昆虫的统称,成虫和若虫终生在寄主体上吸血,寄主主要为陆生哺乳类动物,少数为海栖哺乳类,...

草莓

草莓

草莓原产南美洲,现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营养价值很高,性味甘、凉,入脾、胃、肺经,有润肺生津,健脾...

红掌

红掌

红掌别称火鹤花、红鹤芋、红鹅掌等,原产于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等热带雨林区,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

向日葵

向日葵

向日葵别称朝阳花、转日莲、向阳花等,为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艾草

艾草

艾草别称香艾、蕲艾、艾蒿﹑灸草﹑医草、艾绒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全草入药,...

白果

白果

白果是银杏的种仁,又名鸭脚子、灵眼、佛指柑、银杏、公孙树子等,分为药用白果和食用白果,药用白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