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毛虫的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16-07-17 16:33:43   来源:互联网   标签:茶毛虫防治方法
内容提要: 茶毛虫是中国茶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为鳞翅目毒蛾科黄毒蛾属的一种昆虫,别称茶黄毒蛾、摆头虫等,我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茶叶,还可为害油茶、柑桔等,发生严重时茶树叶片取食殆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茶毛虫的防治方法吧!

茶毛虫防治方法

茶毛虫是中国茶区的一种重要害虫,为鳞翅目毒蛾科黄毒蛾属的一种昆虫,别称茶黄毒蛾、摆头虫等,我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茶叶,还可为害油茶、柑桔等,发生严重时茶树叶片取食殆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茶毛虫的防治方法吧!

茶毛虫防治方法

茶毛虫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6~13毫米,翅展约20~35毫米。雌蛾稍大,体翅黄褐色。雄娥稍小,夷褐色。前翅中间有2条淡黄色横纹,翅尖淡黄色区内有2个黑点。雌蛾体末端有黄色毛丛。卵成块产,卵块椭圆形,上覆黄色茸毛。成熟幼虫体长约20毫米,黄褐色。胸部三节稍小。各体节有8个黄色(前期)或黑色毛瘤,上生黄褐色毒毛。全体还密生长短不齐的黄色毒毛。蛹黄褐色,长约9毫米,外有土黄色丝质薄茧,茧长约12~14毫米。

茶毛虫防治方法

茶毛虫的发生规律

茶毛虫在各地发生代数有差异,在湖南一年发生3代,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各代幼虫发生为害期分别在4~5月,6~7月,8~10月,一般以春、秋两季发生重。幼虫老熟后在茶丛根际落叶土表下结茧化蛹。雌蛾产卵于老叶背面。幼虫6~7龄,具群集性,3龄前群集性强,常数十头至数百头聚集在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上表皮呈半透明黄绿色薄膜状。3龄后开始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叶片呈缺刻。幼虫老熟后爬至茶丛根际枯枝落叶下或浅土中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

茶毛虫防治方法

茶毛虫的防治方法

1、人工捕抓:每年11月至翌年4月,摘除越冬卵块,并保护寄生峰,捕杀幼虫。

2、适时灭蛹:结合中耕培土适时灭蛹。

3、诱杀成虫:点灯诱蛾,性诱。

4、化学防治:最好在幼虫3龄以前进行,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25%亚胺硫磷乳剂、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2000~3000倍液,肥皂水150倍液喷杀。

5、生物防治:喷撒青虫菌粉(每克含150亿个孢子)500倍液。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李子

李子

李子别名嘉庆子、布霖、玉皇李、山李子等,是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有养颜美容、润滑...

鱼腥草

鱼腥草

鱼腥草又叫狗心草、折耳根、狗点耳,味辛,性寒凉,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

茉莉花

茉莉花

茉莉花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其叶色翠绿,花朵颜色洁白,香气浓郁,是最常见的芳香性盆栽花木,现...

老鼠

老鼠

老鼠俗称耗子、田鼠、家鼠等,为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啮齿类动物,生命力非常旺盛,数量繁多并且繁殖速度极...

圣女果

圣女果

圣女果中文正式名叫做樱桃番茄,为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最高时能长到2米,食用具有生津止渴、...

栀子花

栀子花

栀子花喜欢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较耐寒,耐半阴,怕积水,要求疏松、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栀子花...

何首乌

何首乌

何首乌别称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为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以根块入药,分生何首乌...

榛子

榛子

榛子榛子又称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属桦木科榛属灌木或小乔木,与杏仁、核桃、腰果并称为“四大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