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的种植技术

发布时间:2018-09-04 13:54:46   来源:凌霄   标签:苎麻,种植技术
内容提要: 苎麻是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四千余年,在古代时主要用途时制作麻布和细麻绳。随着社会进步,这些物品在不断的淘汰

苎麻是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已有四千余年,在古代时主要用途时制作麻布和细麻绳。随着社会进步,这些物品在不断的淘汰,但是后面发现苎麻叶片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所以常常被用来制作饲料,此外它的根部含有苎麻酸药用成分,有补阴、安胎的功效,也被广泛用于药用,还是造纸原料以及化学原料。用途广泛,种植前景良好,那么它该怎么种植呢?一起来亲农网看看吧。

苎麻的种植技术

1、选地建园

苎麻是喜温短日照植物,较适应种植在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所以种植地最好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地区,但光照的强度不宜过强,低下水位低于1米不宜种植。能适应砂壤到粘壤,但以土质疏松的土壤生长最佳。

苎麻的种植技术

2、播种育苗

苎麻的繁殖方法众多,常见的有根繁殖,但那时有多年生的老株为前提,刚种植时还是选择播种繁殖方法。播种时间在三月上旬至四月上旬这段时间,选择市面条件作为苗床,施足基肥,耙细整平即可进行播种。一般播种的发芽率在30%,每亩播种量在1斤左右,播种时用细泥或草木灰进行拌种播种,播种前浇一次透水,播种后覆盖一层细土和草木灰,再在上覆盖一层稻草和农作物秸秆,保温保湿。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随着幼苗的生长,逐渐揭除覆盖物,待幼苗长出6片真叶时即可全部揭除。

苎麻的种植技术

3、间苗除草

在苗期及时的进行间苗,可使幼苗快速长出,提高产量,一般在4叶期间进行一次间苗,6叶叶进行第二次间苗,株距4-5cm,每平米可种植400-500株。在间苗的同时,可将病株、弱苗去除,除去杂草,喷洒药剂防治病害虫害,在此期间还有中耕1-2次,及时松土,一次在萌芽期,浅耕辅助出芽,让出芽整齐,还有一层在封行期,中耕4-5cm。

苎麻的种植技术

4、肥水管理

在覆盖物揭除后,应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到3-4叶期可结合浇水适当的施肥,这时可以适量的施加一些尿肥,每周一次,施加2-3次。当幼苗生长到20cm左右时,这时就要施加提苗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在60cm左右时重视一次长秆肥,肥料一般以人畜粪尿、饼肥或尿素为主,一般每亩施加人畜粪尿农家肥1000kg、饼肥100kg、尿素20kg,在生长旺季可施加少量的硼肥,可增加产量。

苎麻的种植技术

5、收获

苎麻是多次采收的作物,头次采收在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头麻采收要早,促使二麻早发,采收后重复以上的工作。同样的间苗除草、肥水管理,二麻一般在七月下旬,采收后中耕、除草和施肥,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促使三麻的健康生长。三麻生长季节在夏末秋初,病害较严重,气候变化较大,除了病虫害,还要伏旱和秋旱以及防涝措施,三麻一般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可采收。

苎麻的种植技术

以上是亲农网带来的苎麻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敬请关注亲农网。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大象

大象

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早在几千万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曾经是地球上最占优势...

龙眼

龙眼

龙眼别称桂圆、益智、羊眼、牛眼等,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产地原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果供生食或加工成...

槐树

槐树

槐树原产于中国,别称中华槐、国槐等,在不少国家都有引种,尤其在亚洲,为深根性喜阳光树种,适宜于湿...

白蚁

白蚁

白蚁别称虫尉、大水蚁等,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等翅目昆虫,有类似蚂蚁营社会性生活,社会阶级为蚁后、蚁...

西瓜

西瓜

西瓜堪称“盛夏之王”,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是盛夏佳果,目前我国各地都有种植,有清热解暑、生津...

草果

草果

草果是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别名草果仁、草果子等,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食用量大于药用...

玉竹

玉竹

玉竹别称地管子、尾参、铃铛菜、葳蕤等,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为中国西南地区,现全国...

党参

党参

党参别称防风党参、黄参、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中灵草、黄党等,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