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 民俗文化 农业节气 属相文化 八字算命 周公解梦 神话故事 星座运势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7-02-18 21:11:13   来源:互联网   标签:二月二龙抬头
内容提要: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为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吧!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为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吧!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人们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断季节,提醒农时,这在《礼记·月令》中有大量记载。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之双角。农历二月二这天夜晚,“龙”的两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升起,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与农事有什么关系?

二月初二龙抬头节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水多,土地少,这天多流行祭祀土地社神),由于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而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庄稼的一大患,因此人们求雨和消灭虫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当中。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对人们而言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神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习俗?

1、吃龙食: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2、理发: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特别忙。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有“正月里不理发”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会再理,而是等到“二月二”。人们为什么都要在“二月二”这天理发呢?传说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

3、接姑娘: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

4、引龙:二月二在山西最重要的习俗是“引龙”,在晋西北叫“司钱龙”,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引钱龙时不准说话,以免吓走钱龙。

5、祭社: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麦冬

麦冬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寸冬等,以块根入药,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

西红柿

西红柿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原产南美洲。果...

带鱼

带鱼

带鱼别称刀鱼、牙带鱼、裙带鱼等,为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带鱼属浅海咸水鱼类,性凶猛,以毛虾、乌贼为...

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属微子目,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福建等...

肉狗

肉狗

肉狗是专门屠宰供人们食用的狗,俗称肉食狗,在我国有很长的养殖历史,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等养...

木瓜

木瓜

木瓜别称榠楂、木李等,为蔷薇科木瓜属灌木或小乔木,其保健功能非常明显,以木瓜为原料现已开发成功上...

水草

水草

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与水生动物、底砂、水共同营造一个循环生态系统,养在鱼缸里面...

大蒜

大蒜

大蒜又叫蒜头、大蒜头、胡蒜、葫、独蒜、独头蒜等,原产地在西亚和中亚,秦汉时从西域传入中国,味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