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 民俗文化 农业节气 属相文化 八字算命 周公解梦 神话故事 星座运势

元宵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发布时间:2017-01-22 19:34:12   来源:互联网   标签:元宵节的习俗
内容提要: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为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元宵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吧!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为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元宵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吧!

吃元宵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闹花灯

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猜灯谜

猜灯谜

猜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耍龙灯

耍龙灯

舞龙灯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舞狮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鲅鱼

鲅鱼

鲅鱼羡慕蓝点马鲛,别称燕鱼、板鲅、竹鲛、尖头马加、青箭等,为硬骨鱼纲鲈形目鲅科暖性上层鱼类,分布...

铁树

铁树

铁树学名苏铁,别称凤尾蕉、避火蕉、凤尾松、铁蕉等,为苏铁科苏铁属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因树干如铁打...

鹦鹉鱼

鹦鹉鱼

鹦鹉鱼别称鹦哥鱼、鹦嘴鱼、红楔鲷等,是在热带海洋的珊瑚礁中生活的一种色彩鲜艳的热带鱼,身上有美丽...

灵芝

灵芝

灵芝别称赤芝、红芝、丹芝、瑞草、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等,我国普遍分布,为传统名贵中药材...

夏枯草

夏枯草

夏枯草属于唇形科夏枯草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一味常见中药材,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

梨

梨为蔷薇科苹果亚科梨属植物梨的果实,果肉亮白,鲜嫩多汁,口味甘甜,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在“十大名...

红虫

红虫

红虫是钓鱼爱好者钓鱼时经常使用的一种饵料,但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红虫是什么,其实红虫就是摇蚊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