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15-11-30 20:33:50   来源:互联网   标签:迎春花病虫害防治
内容提要: 迎春花为木犀科素馨属落叶灌木,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在酸性土中生长旺盛,碱性土中生长不良,根部萌发力强,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迎春花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吧!

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迎春花为木犀科素馨属落叶灌木,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在酸性土中生长旺盛,碱性土中生长不良,根部萌发力强,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迎春花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吧!

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花叶病

【症状】花叶病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全株性病害,症状为叶片变小、畸形,分布有暗绿色斑纹或黄化,染病植株不开花,亦或开花,花也矮小畸形,有斑纹,传染途径主要由桃蚜和棉蚜传毒,传染源主要为周围杂草感病病株。

【防治】首先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传染源。其次应及早防治蚜虫,消除传毒媒介。

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褐斑病

【症状】褐斑病多在四季报春上发生,由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类引起,染病植株叶片上有褐色斑点,传染途径是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杀菌剂。

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为迎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植株感病后,整株黄化,枯死。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并腐败。后期,病斑表面形成灰黄色霉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灰色霉层,这是该病的一大特征。

【防治】种植密度要合理。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病叶、病株及时清除,以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最好与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施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斑点病

【症状】斑点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病斑通常直径3至4毫米,褐色,严重时,病叶枯死,造成落叶。由报春柱格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主要靠分生孢子随空气及雨水传播,生长季节再侵染频繁,通常温暖多湿的天气和偏施氮肥时,植株容易发病。一般7月开始发病,8至10月流行。

【防治】选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病害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

迎春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叶斑病

【症状】叶斑病多在叶及花托上发病,初期沿叶脉产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以后黄化、变褐,病斑扩大,叶缘干枯,严重时自下叶枯死。

【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种苗,苗床土应消毒,温室内应及时放风,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后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施。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半夏

半夏

半夏又名地文、守田等,属天南星目,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为常见的药用植物,...

鸡血石

鸡血石

鸡血石因鲜红色似鸡血的辰砂而得名,同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并列,享有中国“四大国石”的美称,主要...

河蚌

河蚌

河蚌是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统称,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滤食水中的微...

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是我国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具有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强、性能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等养殖优点...

银龙鱼

银龙鱼

银龙鱼别名双须骨舌鱼、银带鱼、银船鱼、龙吐珠鱼等,为骨舌鱼目骨舌鱼科古老的热带大型狭温性淡水鱼,...

养殖什么最赚钱

养殖什么最赚钱

在上一期的农业专题中我们了解了农业的一大支柱--种植业,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养殖业,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

发财树

发财树

发财树为木棉科常绿或半落叶乔木,属热带观叶植物,原产于马来半岛及南洋群岛—带,在广东地区通常被视...

茭白

茭白

茭白又名高瓜、菰笋、菰手、茭笋、高笋等,是禾本科菰属草本植物,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在唐代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