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14-01-22 23:53:33   来源:互联网   标签:猪丹毒
内容提要: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呈世界性分布。

猪丹毒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呈世界性分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猪丹毒的防治方法吧!

猪丹毒

猪丹毒症状

1、急性型:急性型猪丹毒又叫败血型猪丹毒,以突然暴发、急性经过和高病死率为特征。猪群里有1头或几头病死亡,其他相继倒毙。病猪体温急剧升高达42~43.9度,表现寒颤,有的鸣叫、伏卧,驱赶时步态僵直,有的跋行,有少数病猪出现呕吐。部分病猪死前皮肤上呈现红斑,指压时红色消失,停止按压时则又恢复。

2、亚急性型:亚急性型猪丹毒又叫疹块型,其特征是皮肤表面出现疹块,俗称“打火印”。病初表现是发热,体温升高达40~41.9度,食欲消失,口渴、便秘、结膜炎,有的麻痹和呕吐。发病1~2天后皮肤上出现扁平隆起的菱形或圆形及不规则的疹块,疹块和健康皮肤的界限十分明显,疹块的颜色从浅红色转变为红色,再发展到暗红色,最后为紫色。

3、慢性型:慢性型主要症状是四肢关节炎或心内膜炎,也有的病例两者并发,这种类型多是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

猪丹毒

猪丹毒治疗

1、注射疗法:青霉素和链霉素30万单位,加复方氨基比林10~20毫升,混合肌肉注射,小猪2支,大猪4支,每日两次。

2、滴注疗法:用10%的葡萄糖500毫升滴注。

3、皂浴疗法:即将肥皂涂于疹块上,再用毛刷擦洗,每日两次。

4、中药疗法:大黄、石膏、玄参、知母、连翘、地龙各5钱,甘草3钱,加水煎汁,连服2剂。

5、针灸疗法:在山根、血印、耳劣、尾尖、百奈等处针灸,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猪丹毒

猪丹毒预防

1、加强管理: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疫卫生工作,提高猪群的自然抵抗力,注意杀死或驱除蚊、蝇和鼠和鼠类,经常保持猪栏、运动场及管理器具的清洁,定期用消毒液消毒。

2、加强检疫:加强交通检疫、屠宰检疫及农贸市场的检查,如发现病猪或带菌产品,应立即进行隔离消毒,处理产品,杜绝病原传播。

3、预防注射:按免疫程序注射猪丹毒菌苗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①一般来说仔猪在1~2月龄时必须进行第一次预防注射,3月龄后再注射一次。

②种猪应每隔6个月预防注射一次,但配种后两周以内的母猪,妊娠末期的母猪及哺乳期的母猪暂不注射。

③猪丹毒杆菌苗为活菌制剂,因此在接种前3天和接种后7天内,应避免在饲料内添加抗生素或直接给猪只注射抗生素。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知母

知母

知母别称兔子油草、大芦水、妈妈草、蒜瓣子草、羊胡子根、地参等,为百合科知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

海棠

海棠

海棠原产于中国,是苹果属多种植物和木瓜属几种植物的通称与俗称,为中国著名观赏树种,西府海棠、垂丝...

贝母

贝母

贝母别称川贝、勤母、苦菜等,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供药用,因其形状得名,产于青海、...

猪病防治技术

猪病防治技术

猪病的种类很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营养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而危害最严重...

车前草

车前草

车前草别称平车前、车茶草等,为车前科车前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生于草地、河滩、沟边、草甸、田...

蜂蜜

蜂蜜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是天然的保健品,经常食用对人的健康有很多好...

海参

海参

海参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据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全身长...

水母

水母

水母是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浮游生物,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外形像一把透明伞,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