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低温鱼塘管理要点

发布时间:2017-12-16 12:55:46   来源:互联网   标签:鱼塘,管理,冬季
内容提要: 冬季气温低,水产养殖户都知道此时鱼儿活动量少,摄食欲望也不强,如果此时忽视了对鱼类的养殖管理,容易造成越冬鱼儿大量死亡,从而影响养

冬季气温低,水产养殖户都知道此时鱼儿活动量少,摄食欲望也不强,如果此时忽视了对鱼类的养殖管理,容易造成越冬鱼儿大量死亡,从而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鱼儿成功越冬是受池塘条件、鱼儿本身健康条件、养殖户对池塘的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的,亲农网在此总结了几点冬季鱼塘的管理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对养殖户提供一定帮助,从而提高鱼儿的成活率,安全越冬。

1

冬季鱼塘管理的注意事项主要是从池塘清理、注水、鱼儿密度控制、疾病防控以及综合管理五个方面来讲述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看吧:

一、清理池塘

养殖池塘淤泥增多,池底恶化,易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造成水体污染,因此,冬季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能显著提高养殖鱼类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产量和效益。清除淤泥后最好暴晒10天左右,并用生石灰清塘,给鱼类创造一个良好的越冬环境,然后加注新水,经过10天左右药性消失后,即可放鱼。

二、注意加水

2

冬季降雨量减少,水位相对较低,池塘应保持水深最低在1.5 m以上,水位过低时应加注水量。加水时应早注水,勤注水,一次注水量不可过多以免引起池塘水温变化过大,鱼的活动量加大而不利于越冬。

三、控制密度

越冬期间密度过大,会造成缺氧,同时也极易引起鱼病。密度过小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根据经验和实际确定合适的放养数量和鱼类搭配比例。池塘每亩水深1.5m可越冬10cm左右鱼种3万尾左右。

四、防治疾病

冬季鱼类病害常被人忽视,但它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冬季可能出现的病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冻伤

当水温下降到1℃时,鱼类开始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降到零下3℃时,草鱼、鲢、鳙就会受冻而死,因此在严冬来临前,加深池水,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抓好饲养管理,提高鱼的体质,增强抗寒能力;

2.口丝虫病

口丝虫侵入鱼的鳃部和皮肤,会形成一层蓝灰色的黏液,发病时将硫酸铜与硫酸亚铁铵5:2的比例配制合剂,每立方米水体用0.7g合剂兑水3kg全池均匀泼洒,另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30min;

4

3.竖鳞病

治疗时每隔3-5天换水一次,每亩用马尾松鲜叶15kg,研碎后兑水25kg全池均匀泼洒;

4.斜管虫病

病鱼体表和鳃大量分泌黏液,形成灰色薄膜状,造成鱼因呼吸困难而死亡,治疗方法与口丝虫病相同; ⑤水霉病,注意在鱼种捕捞,运输和放养中勿使鱼受伤,治疗时按每立方水体用五倍子2-3g熬汁5kg,再加水10kg全池均匀泼洒,另可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min即可。

五、加强管理

5

不可忽视管理工作,及时查看鱼类活动状况。冬季太阳光照少,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常造成养殖环境溶氧不足,同时要注意不要施用有机肥,减少消耗溶氧,防止鱼类冬季缺氧;越冬期间鱼类并没有完全停止摄食,在气温较高,温暖无风天气时,根据实际情况少量投饵;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以上就是亲农网为大家介绍的有关冬季低温时期对鱼塘的管理,希望各位养殖户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加强对鱼塘的管理,提高鱼儿越冬成活率从而提高自己的经济收益。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海参

海参

海参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据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全身长...

花生

花生

花生原名落花生,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是我国食用最为广泛的...

梅花鹿

梅花鹿

梅花鹿是我国特产,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鹿茸及鹿产品国际贸易量不断扩大,十分畅销...

狗肉

狗肉

狗肉又叫香肉、地羊等,有至尊肾宝美誉,我国民间有“天上的飞禽,香不过鹌鹑。地上的走兽,香不过狗肉...

牡丹花

牡丹花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

水蜜桃

水蜜桃

水蜜桃为蔷薇科桃属植物水蜜桃的果实,属于球形可食用水果类,原产于中国,各省区广泛栽培,营养价值非...

羊肉

羊肉

羊肉有山羊肉、绵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时称为羖肉、羝肉、羯肉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切虚状...

金鱼草

金鱼草

金鱼草别称龙头花、狮子花、龙口花、洋彩雀等,为玄参科金鱼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