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身上有白斑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7-10-11 18:25:21   来源:互联网   标签:鹦鹉鱼身上有白斑
内容提要: 鹦鹉鱼是观赏价值很高的一种热带鱼类,别称鹦哥鱼、鹦嘴鱼、红楔鲷等,因其色彩艳丽且嘴型酷似鹦鹉嘴型而得名,身上有美丽的斑谰色彩就像鹦鹉五彩的外衣,但在饲养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身上有白斑的情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鹦鹉鱼身上有白斑怎么办吧!

鹦鹉鱼

鹦鹉鱼是观赏价值很高的一种热带鱼类,别称鹦哥鱼、鹦嘴鱼、红楔鲷等,因其色彩艳丽且嘴型酷似鹦鹉嘴型而得名,身上有美丽的斑谰色彩就像鹦鹉五彩的外衣,但在饲养的时候常常会出现身上有白斑的情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鹦鹉鱼身上有白斑怎么办吧!

鹦鹉鱼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的原因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表示鹦鹉鱼得了白点病,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发生的最适水温是15~25℃,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

鹦鹉鱼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的症状

鹦鹉鱼感染白点病早期,病鱼各鳍及身躯有个别的小白点,有食欲,精神没有多大变化。中期,病鱼鳍、身躯到处是白点,没有食欲,不爱活动,到处蹭痒,颜色变暗。晚期,病鱼白点布满全身,鱼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鱼有气无力,左右摇摆,体表粘膜增多,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鹦鹉鱼

鹦鹉鱼身上有白斑怎么办?

1、物理治疗:提高水温到30度,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其从鱼体表面脱落。

2、治疗药物

①百分之五的盐水浸泡数天。

②百万分之二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

③百万分之零点零五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

④百万分之二的28~30℃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

⑤百万分之二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

⑥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每天2次。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松茸

松茸

松茸是松栎等树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别称松口蘑、松蕈、合菌等,具有独特的浓郁香味,为世界上珍稀名贵的...

月季花

月季花

月季花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

肉狗

肉狗

肉狗是专门屠宰供人们食用的狗,俗称肉食狗,在我国有很长的养殖历史,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等养...

观赏鱼

观赏鱼

观赏鱼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有鲜艳色彩或奇特形状的鱼类,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种不下数千种,通常由温带淡...

辣木

辣木

辣木别称鼓槌树,为辣木科辣木属多年生热带落叶乔木,原产地为印度北部,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栽种作为观...

泥鳅

泥鳅

泥鳅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别称鱼鳅、泥鳅鱼等,为鳅科泥鳅属小型底层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

卷心菜

卷心菜

卷心菜学名结球甘蓝,也叫洋白菜、圆白菜、包菜、包心菜、莲花菜、茴子白、大头菜、椰子菜等,原产于欧...

金鱼草

金鱼草

金鱼草别称龙头花、狮子花、龙口花、洋彩雀等,为玄参科金鱼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