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鼻出血的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14-01-19 23:08:35   来源:互联网   标签:牛鼻出血
内容提要: 牛鼻出血属血证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属少见病例,不常遇到,轻微的小出血经过及时处理便能止血,而频繁或长时间的恶性鼻出血不容忽视,处理起来也相对困难一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牛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吧!

牛鼻出血

牛鼻出血属血证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属少见病例,不常遇到,轻微的小出血经过及时处理便能止血,而频繁或长时间的恶性鼻出血不容忽视,处理起来也相对困难一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牛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吧!

牛鼻出血

牛鼻出血的症状

1、患牛单侧或双侧鼻孔流出鲜红色血液,不含气泡或仅有少量气泡为特征。出血严重或较长时间出血,患牛可出现体虚乏力,精神倦怠,呼吸喘粗,心速加快,瞳孔散大,可视黏膜苍白,甚至休克。

2、鼻出血可表现为一般小出血和恶性出血两种形式。一般小出血经过及时地物理、外科、药物止血处理便能起到止血效果,且复发可能性小,恶性出血常表现为间歇式出血,且呈现为间隔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频繁,出血也越来越加重的特点,常规处理很难收效,治疗难度增大。

牛鼻出血

牛鼻出血的原因

1、原发性的常由外伤、异物、寄生虫、溃疡、肿瘤、具有出血性素质的全身性疾病所引起。

2、血热妄行,气不摄血。外感热邪,或虚火内生,均可迫血妄行,离开脉络,而发生出血,正如《景岳全书》所说:“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营养不足,或劳役所伤,或大病久病之后,脾胃虚弱,统摄无权,故血离经络而出血,亦如《景岳全书》所说:“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所藏”。

3、长期气候干燥,空气中水分子较少,如牛体长时期置于烈日下曝晒,鼻腔黏膜干燥龟裂可引起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

4、体弱多病,或大病久病,牛体长期接受具有抑制凝血酶原合成和血小板黏着聚集或活血祛淤等药物治疗,可引起药物性出血。

牛鼻出血

牛鼻出血的防治

1、物理疗法:发生鼻出血初期,首先将患牛静置于庇荫凉爽的圈舍或场地,让其安静站立或躺卧。一般小出血首先可用井水或凉自来水浇注头颈部降温,并在额、鼻梁上用冰袋冷敷,直至出血减少和停止。

2、外科止血:在用物理方法治疗鼻出血收效甚微或无效时应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方法止血。首先要检查和确定出血部位,是单侧还是双侧鼻出血,部位深还是浅,出血灶鼻黏膜伤口情况如何,如果出血部位浅,鼻黏膜裂口不大,可用止血钳夹持消毒棉花或纱布每次按压伤口5-10min反复止血,直至出血完全停止,如果出血部位较浅,鼻黏膜裂口较大,则考虑伤口缝合、填塞、封闭等措施止血,如果出血部位较深,常归外科方法无法操作,则考虑向鼻腔滴入1:50000盐酸肾上腺素液或用浸渍有止血药液的纱布条往鼻腔深部填塞至出血灶为止,直到出血完全停止,方可轻取出纱布条。

3、药物止血:在结合物理、外科止血同时,肌肉注射止血敏、安络血、Vk等止血药,可收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对于出血时间长、出血量较大,患牛出现体虚乏力、精神倦怠等有虚脱症状倾向的,应及时给予补充体液和能量,并配合静注10%氯化钙、Vc等药物。

4、清热止血:对于外感热邪,或虚火内生的血热妄行,间歇式频繁恶性出血的患牛应结合中药治疗,按疗程及时给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中药方剂可用十黑散(知母30g,黄柏30g,地榆30g,蒲黄30g,栀子20g,槐花20g,侧柏叶20g,血余炭20g,杜仲20g,棕榈皮15g,除血余灰外,各药炒黑,共为抹,开水冲,候温灌服)。

5、预防措施:患牛康复期,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在饮食或饮水中添加金维他(含Vk3、VD3、叶酸等)、大黄苏打粉、钙剂等预防性治疗,加强日常饲养护理,静心休养,庇荫防暑等。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樱花

樱花

樱花是蔷薇科李亚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原产于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现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长,花...

芥菜

芥菜

芥菜是中国著名的特产蔬菜,别称盖菜、大头菜、挂菜等,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在中...

三文鱼

三文鱼

三文鱼别称北鳟鱼、大马哈鱼、罗锅鱼、马哈鱼、麻糕鱼等,为鲑科鲑属与鳟属溯河洄游性鱼类,肉质细嫩鲜...

黑豆

黑豆

黑豆别称黑大豆、枝仔豆、马料豆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

猪病防治技术

猪病防治技术

猪病的种类很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营养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而危害最严重...

竹荪

竹荪

竹荪别称竹笙、竹参、竹姑娘等,为鬼笔科竹荪属中著名的食用菌,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

梨

梨为蔷薇科苹果亚科梨属植物梨的果实,果肉亮白,鲜嫩多汁,口味甘甜,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

马蜂

马蜂

马蜂也叫胡蜂、蚂蜂、红纸包腰、鬼头晕等,体大身长毒性也大,为捕食性蜂类,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