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雏鹅饲养技术

发布时间:2013-12-16 13:17:28   来源:互联网   标签:雏鹅饲养技术
内容提要: 雏鹅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要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在饲养管理上要认真抓好以下七项措施:1、选择好鹅苗优良健壮的雏鹅应具备:出壳后即能站立,绒毛蓬松、光滑、清洁,无沾毛、沾壳现象;精神活泼,反应灵敏,叫

冬季养雏鹅七项饲养要点

雏鹅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要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在饲养管理上要认真抓好以下七项措施。

冬季养雏鹅七项饲养要点

选择好鹅苗

优良健壮的雏鹅应具备:出壳后即能站立,绒毛蓬松、光滑、清洁,无沾毛、沾壳现象;精神活泼,反应灵敏,叫声宏亮,手提颈部双脚挣扎有力;倒置能迅速翻身;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和脐部收缩良好,肛门无粪便粘连;胫粗壮,胫、脚光滑发亮。

冬季养雏鹅七项饲养要点

饲养密度要适宜

一般每平方米饲养1周龄雏鹅20~25只,2周龄15~20只,3周龄10只。

冬季养雏鹅七项饲养要点

温度要适宜

冬季气温低,大群育雏应在育雏室保温育雏,铺好垫料,不要让雏鹅直接接触地面。适宜温度:第一周28~30℃,第二周26~28℃,第三周24~26℃,温度适宜,雏鹅分布均匀。若温度过高,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饮水频繁;温度过低,雏鹅打堆拥挤,缩作一团。

冬季养雏鹅七项饲养要点

湿度要适宜

栏舍潮湿易使雏鹅患感冒、下痢等疾病。栏舍适宜的湿度为60~70%,调节湿度的有效方法是要勤换垫料,常清扫粪便,保持地面和栏舍干燥。

冬季养雏鹅七项饲养要点

开水与开食

雏鹅第一次饮水叫开水,雏鹅应在出壳后24小时内开水。冬春寒冷季节,要饮温水(30℃左右)。若鹅苗经过远距离运输,首先喂给5~10%的葡萄糖水,有利提高成活率。第一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应在出壳后36小时以上进行。开食过早易患消化不良,开食应选择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易消化的饲料。

冬季养雏鹅七项饲养要点

放水和放牧

放水即在暖和的天气7~10日龄时开始,冷天则要2周后。选择晴朗天气,让雏鹅在水盆或水深4厘米左右的浅水中嬉水锻炼,初次放水时间以6~8分钟为宜,以后逐日延长放水时间和深度。放牧应在1周龄以后,选择晴天,将小鹅放在平坦的嫩草地上,让其自由采食青草,每次放牧时间25~30分钟。此期间应照常喂料,3~4周龄后,逐渐过渡到全日放牧,并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和补喂饲料数量。

冬季养雏鹅七项饲养要点

做好防疫和保健

在防疫保健上,要认真做好如下几件事:

①在1~3日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预防小鹅瘟出现。

②育雏室保持清洁干爽,要经常清扫、消毒。

③平时精心饲养,注意饲料搭配和营养需要,不要使用发霉饲料和垫料。

④经常检查鹅群动态,发现病鹅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治疗,若确定是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全群防疫,防止疫病扩散。

⑤放牧时要防暴晒、防雨淋、防农药中毒等。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刺猬

刺猬

刺猬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是异温动物,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布满短而密的刺,普通刺猬...

熊猫

熊猫

大熊猫别称猫熊、竹熊、银狗、花熊等,为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哺乳动物,中国特有物种,被誉为活化石...

牡丹花

牡丹花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

白果

白果

白果是银杏的种仁,又名鸭脚子、灵眼、佛指柑、银杏、公孙树子等,分为药用白果和食用白果,药用白果略...

杨梅

杨梅

杨梅属于杨梅科杨梅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华...

燕窝

燕窝

燕窝别称燕窝菜、燕蔬菜等,为雨燕科动物金丝燕的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至古就是一种名贵...

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又名滴水莲、观音莲,佛手莲等,台湾地区称姑婆芋,原产南美洲,为热带和亚热带常见观赏植物,...

锦鲤

锦鲤

锦鲤原产地在中亚细亚,后传到中国,在中国古代宫廷技师按照培育金鱼、锦鲫的方法筛选出来的符合大众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