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的症状和防治

发布时间:2016-08-07 18:05:22   来源:互联网   标签:小反刍兽疫
内容提要: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别称羊瘟、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等,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的症状和防治吧!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别称羊瘟、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等,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小反刍兽疫小反刍兽疫的症状和防治吧!

小反刍兽疫

诱发病原

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为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病毒,与牛瘟病毒有相似的物理化学及免疫学特性,呈多形性,通常为粗糙的球形。病毒颗粒较牛瘟病毒大,核衣壳为螺旋中空杆状并有特征性的亚单位,有囊膜。病毒可在胎绵羊肾、胎羊及新生羊的睾丸细胞、Vero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形成合胞体。

小反刍兽疫

发生症状

小反刍兽疫潜伏期为4~5天,最长21天,自然发病仅见于山羊和绵羊,山羊发病严重,绵羊也偶有严重病例发生。一些康复山羊的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感染动物临诊症状与牛瘟病牛相似。急性型体温可上升至41℃,并持续3~5天。感染动物烦躁不安,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流黏液脓性鼻漏,呼出恶臭气体,在发热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及其乳头、舌头等处。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出现咳嗽、呼吸异常,发病率高达100%,在严重暴发时,死亡率为100%,在轻度发生时,死亡率不超过50%。

小反刍兽疫

治疗方法

1、羊舍周围用碘制剂消毒药每天消毒两次。

2、使用羊全清配合刀豆素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2天。

3、针对怀孕的母羊按照治疗量每天分两次注射,两天后化脓的部位出现结痂,结痂后完全恢复正常。

小反刍兽疫

免疫预防

1、牛瘟弱毒疫苗:小反刍兽病毒与牛瘟病毒的抗原具有相关性,可用牛瘟病毒弱毒疫苗来免疫绵羊和山羊进行小反刍兽疫病的预防,牛瘟弱毒疫苗免疫后产生的抗牛瘟病毒抗体能够抵抗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攻击,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2、小反刍兽疫病毒弱毒疫苗:目前小反刍兽疫病毒常见的弱毒疫苗为Nigeria7511弱毒疫苗和Sungri/96弱毒疫苗,该疫苗无任何副作用,能交叉保护其各个群毒株的攻击感染,但其热稳定性差。

3、小反刍兽疫病毒灭活疫苗:本疫苗系采用感染山羊的病理组织制备,一般采用甲醛或氯仿灭活。实践证明甲醛灭活的疫苗效果不理想,而用氯仿灭活制备的疫苗效果较好。

4、重组亚单位疫苗:麻疹病毒属的表面糖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无论是使用H蛋白或N蛋白都作为亚单位疫苗,均能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能中和小反刍兽疫病毒和牛瘟病毒。

5、嵌台体疫苗:嵌合体疫苗是用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糖蛋白基因替代牛瘟病毒表面相应的糖蛋白基因,这种疫苗对小反刍兽疫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但在免疫动物血清中不产生牛瘟病毒糖蛋白抗体。

6、活载体疫苗:将小反刍兽疫病毒的F基因插入羊痘病毒的TK基因编码区,构建了重组羊痘病毒疫苗,重组疫苗既可抵抗小反刍兽疫病毒强毒的攻击,又能预防羊痘病毒的感染。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莲藕

莲藕

莲藕的产地原为印度,是莲科植物根茎,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营养价值非常丰富,...

蝎子

蝎子

蝎子是蛛形纲动物,蜘蛛亦同属蛛形纲,有着瘦长的身体、螫、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常用以入药的为...

水草

水草

水草一般是指可以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与水生动物、底砂、水共同营造一个循环生态系统,养在鱼缸里面...

椰子

椰子

椰子为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椰子树的果实,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群岛,我国广东南部诸岛及...

杜宾犬

杜宾犬

杜宾犬是根据培育这一品系人的名字路易斯.杜伯尔曼先生命名的,原产德国,在所有品系中极富智慧的并且...

竹笋

竹笋

竹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竹的的幼芽,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

苋菜

苋菜

苋菜别称青香苋、玉米菜、红苋菜等,为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苋菜原产中国、印度及东南亚等地,我国...

猪病防治技术

猪病防治技术

猪病的种类很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营养代谢病及中毒性疾病,而危害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