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泥鳅有哪些方法?

发布时间:2016-05-10 21:41:40   来源:互联网   标签:捉泥鳅
内容提要: 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我国各地分布较广,但是由于泥鳅身体圆滑,有喜钻人泥土中的习性,给捕捞带来较大困难,造成养殖泥鳅的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捕捉泥鳅有哪些方法吧!

捉泥鳅

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我国各地分布较广,但是由于泥鳅身体圆滑,有喜钻人泥土中的习性,给捕捞带来较大困难,造成养殖泥鳅的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捕捉泥鳅有哪些方法吧!

捉泥鳅

须笼捕捞

除了泥鳅入冬休眠以外的均可采用此法,一般选用须笼或黄鳝笼捕,在水温18~30℃时,捕捞前停食一天。先在笼中放上可口香味的饵料团,如炒米粉糠、麦麸等,将笼放入池底,1小时后,先收扰袋口,拉上笼,后解开袋子的尾部,收获一次。也可将笼布放在进水口处,进水时水流冲击,在笼口周围形成水流,泥鳅即溯水进入笼内而被捕获。

捉泥鳅

拉网捕捞

在泥鳅摄食旺季,可用捕捞家鱼鱼苗、鱼种的拉网或专门编织的拉网捕捞泥鳅。作业前,先清除水中的障碍物,然后将香味浓厚的饵料做成团状的硬性饵料,放入食场当饵,等泥鳅进食场摄食时下网快速收网,起捕率高。

捉泥鳅

鳅袋捕捉

鳅袋捕捉多用在稻田内,选择晴天白天,先将稻田鱼溜、水沟中的水放净,等傍晚时再将水缓缓注回鱼溜、水沟,同时将捕鳅袋放入鱼溜中。在袋内放些树叶、水草等,并放入饵料,泥鳅到袋内觅食,即可捕捉。

捉泥鳅

干塘捕捉

一般在泥鳅吃食量较小,而未钻泥过冬的秋天进行,或是用上述几种方法捕捞养殖泥鳅还有剩余时采用此法。干塘捕捉若有少量泥鳅残留,则可找到泥鳅钻泥所留的洞,翻泥掘土将泥鳅捕获。泥鳅钻入淤泥中的洞,圆形或椭圆形,一般成鳅洞径1~2厘米,洞深随泥鳅的大小、淤泥的厚度、水温等变化。

捉泥鳅

稻草聚捕

秋冬季节,泥鳅已钻泥越冬,可以在深秋季时节把稻草、玉米杆或麦草等扎成大捆,再用粗棒捅过几个洞,预埋入稻田的集虫凼、鱼沟的泥中,使其只外露一小部分。随着水温的渐渐降低,大量泥鳅会纷纷钻进其中越冬。捕鱼时,只须将稻草、玉米秆或麦草成捆轻轻提起,再向锣筐中倾倒即可。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眼镜蛇

眼镜蛇

眼镜蛇别称饭匙倩、蝙蝠蛇、胀颈蛇、扇头风、扁头风等,为眼镜蛇科眼镜蛇属蛇类的通称,目前约有20多个...

巴西龟

巴西龟

巴西龟别称巴西红耳龟、秀丽锦龟、七彩龟等,为泽龟科滑龟属水栖性动物,原产地为美国中南部密西西比河...

水蛇

水蛇

水蛇别称水长虫、白线蛇、公蛎蛇等,为游蛇科游蛇属动物及类似蛇类的统称,除南美洲外各大洲均匀分布,...

花椒

花椒

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别称檓、大椒、秦椒、蜀椒等,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其果皮可作...

五步蛇

五步蛇

五步蛇学名尖吻蝮,别称百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为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

树懒

树懒

树懒是哺乳纲披毛目下树懒亚目动物的通称,共有2科2属6种,形状略似猴,动作迟缓,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

红枣

红枣

红枣是原产中国的传统名优特产树种,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补...

雪莲果

雪莲果

雪莲果别称雪莲薯、菊薯、神果、地参果等,为菊科菊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可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