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虾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14-02-12 22:34:55   来源:互联网   标签:河虾养殖技术
内容提要: 野生捕捞的河虾(青虾)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有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直接捕获小虾进行养成;另一种方式是捕获抱卵虾放入池塘,使其在池塘中自然产卵孵出幼体,再培育成小虾进行养殖。

河虾养殖技术

野生捕捞的河虾(青虾)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有两种养殖方式,一种是直接捕获小虾进行养成;另一种方式是捕获抱卵虾放入池塘,使其在池塘中自然产卵孵出幼体,再培育成小虾进行养殖。在此将养成的注意点介绍如下:

河虾养殖技术

养殖的环境条件

青虾养殖用水必须符合渔业水域水质标准,须水净氧足。养殖池中无大型的敌害生物。池塘水深1.2—1.5米,池底淤泥要少,底质宜硬。青虾不善游泳,并具有负趋光性,白天多潜伏在阴暗的石砾或水草中,即昼伏夜出,夜间出来觅食,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水底或水草等攀附物上,喜在沿岸水草丛生的缓流浅滩处栖息,故养殖青虾要有足够数量的附着物,可池边种水草或挂网片。但青虾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白天也能摄食。

河虾养殖技术

青虾的食性很杂

从幼体阶段至成虾浮游动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小型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丝状藻固着藻、无脊椎动物等均摄食,但其喜食动物性饲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配合饲料,其尤喜食螺蚌肉、蚯蚓、小杂鱼、蝇蛆、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故养殖过程中宜适当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为好。

河虾养殖技术

青虾的寿命

经观察和调查一般只一年多些,最长者也只有2年多一些(雄虾为16—17个月;雌虾为26—27个月),现多数人认为,5—6月份孵出的青虾至翌年7、8月份完成繁殖后即相继死亡。许多养殖户在5月份投放几十公斤抱卵虾,至年底时捕不到大虾,只有小虾就是此原因。故投放抱卵虾养殖时,在虾产完卵后就应及时将大虾捕出上市。

河虾养殖技术

青虾的产卵

有两个高峰,春未夏初为一个产卵高峰期,是由越冬后的老龄虾产卵形成;秋繁的高峰是由当年第一代幼虾中的一部分产卵形成。故应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和环境来决定是否进行秋繁,而从均衡上市和提高产量效益的角度出发是应进行统筹按排,要发挥青虾能自然越冬的优势。

河虾养殖技术

从幼体开始养殖

则早期的水质培育是关键,需用有机肥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供幼体或幼虾摄食,以提高培育和养殖的成活率。一到小虾阶段则可投喂人工饲料或配合饲料。孵出的幼体经50—60天的养殖,一般体长可达2.5—3厘米,并有部分雌虾成熟,到10—11月雄虾可达4—5厘米。故养殖过程中应根据虾的生长情况及时按排起捕上市。大规格的虾上市对留塘的小虾生长是有益的。

河虾养殖技术

二级养殖

为提高青虾养殖的生长速度和出塘规格,最好是分二级养殖,即从幼体养至1—2厘米的小虾种,至将小虾养至成虾。有条件的可进行三级养殖,即幼体——体长1—2厘米左右的小虾种——体长3厘米以上的大虾种——成虾。分级养殖并可提高养殖的成活率。

河虾养殖技术

合理放养

单养青虾通常在每年的6月中旬—7月中旬放虾苗,每亩放6—8万尾;如放小虾则数时可适当减少。如进行鱼虾混养,则在每年的7月中旬—8月中旬,亩放2厘米左右的虾种1.5万尾。如是放抱卵虾养殖,则亩放抱卵虾25—30斤。你在第二年或考虑进行双季塘(两荐)养殖。另在养虾池中应套养花白鲢夏花或鱼种(至饲养中期在成虾池放养1000—1500尾较大的当年鱼种)。

河虾养殖技术

捕捞

主要的捕捞方式有地笼网、虾罾、抄网捕,或在池边水草是驱捕,一般在9月起就要开始进行轮捕,捕大留小,达4.5厘米以上的商品虾陆续起捕上市。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专题回顾
苹果

苹果

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西亚以及中国新疆等地,是最常见的水果之一,现在中国辽宁、河北、山西...

鲤鱼

鲤鱼

鲤鱼别称鲤拐子、鲤子等,为鲤科淡水鱼类,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营养价值非常丰富...

车前草

车前草

车前草别称平车前、车茶草等,为车前科车前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生于草地、河滩、沟边、草甸、田...

刺猬

刺猬

刺猬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是异温动物,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布满短而密的刺,普通刺猬...

常春藤

常春藤

常春藤别称鼓藤、钻天风、三角风、散骨风、枫荷梨藤、洋常春藤等,为五加科常春藤属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

蛇图片

蛇图片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

虎鱼

虎鱼

虎鱼是根据被抓时好斗的特点、强力掠夺的习性或外观而命名的数种鱼类的统称,游泳力不强,活动范围较窄...

牛油果

牛油果

牛油果为樟科鳄梨属常绿乔木,别称鳄梨、油梨、樟梨、酪梨、奶油果等,营养价值非常高,含多种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