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百科 > 远古传说 > 正文

棱齿龙

发布时间:2014-12-12 15:18:38   来源:互联网   标签:棱齿龙

棱齿龙是中等大小、身体很轻的陆生双足动物。上颚前部齿和特别长的朝向后方的公共杆显出其原始性。臼齿具切割作用,排列成单列,且3颗一组地更新。足有四趾,每趾端均为尖蹄形。分布在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生存年代从侏罗纪中期直到白垩纪晚期。

棱齿龙

棱齿龙是中等大小、身体很轻的陆生双足动物。上颚前部齿和特别长的朝向后方的公共杆显出其原始性。臼齿具切割作用,排列成单列,且3颗一组地更新。足有四趾,每趾端均为尖蹄形。分布在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生存年代从侏罗纪中期直到白垩纪晚期。
 
基本概况

到距今1.1亿年前后的白垩纪早期,出现了一些个子不大非常善于奔跑的食素恐龙。棱齿龙全长1.4--2.3米,臀高1米,两腿修优美。喙嘴狭窄锐利,给它咬食树的枝叶带来很大方便。手臂长,手有5指,很适合抓扯食物并能捧食。以前,有人认为棱齿龙是在树上生活的,后来才发现它们的习性很像今天的非洲瞪羚。它们可能是鸟脚类中速度最快的一群。

发现过程

棱齿龙的第一个骨骸是在1849由早期古生物学家发现。然而在当时,这些骨头被认为属于年轻禽龙。直到1870年代,古生物学家汤玛斯·亨利·赫胥黎发表了棱齿龙的完整叙述。在棱齿龙第一个种被命名后,威廉·达尔文·福克斯牧师提供赫胥黎大量的棱齿龙化石。

早期古生物学家将这种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龙塑造成不同模样。在1882年,有些古生物学家提出棱齿龙如同现代树袋鼠,能够攀爬树以寻找躲藏处。这个观点持续了一世纪。然而在1974年,彼得·加尔东提出棱齿龙更准确的肌肉与骨骼结构,并说服了大多数古生物学家棱齿龙是生存于地面上。

之后发现了3个接近完整的化石,以及20个较差的化石,尤其是在英格兰南部海岸的威特岛。在威特岛的一个地点中发现12只棱齿龙化石集合在一起,可能是一群恐龙被上涨的潮水困住。化石在其他地区如英格兰南部、葡萄牙都有发现。

棱齿龙的两侧肋骨有软骨构成的骨板,小头龙与奇异龙也有类似的骨板。目前棱齿龙只有一个种,就是赫胥黎当初所命名的福氏棱齿龙。加尔东与詹森在1979年命名了另一种维氏棱齿龙,但该种现在被认为是福氏棱齿龙的一个突变个体。

形态特征

棱齿龙是种相当小的恐龙,头部只有成人的拳头大小。虽然没有细颚龙那般小,但棱齿龙身长只有2.3米。棱齿龙的高度只有达到成年人类的腰部,重达50到70公斤。

如同大部分小型恐龙,棱齿龙是二足恐龙,并以二足奔跑。棱齿龙的体型适合奔跑:重量轻、迷你骨骸、体型低、气动性体型、长腿、做为平衡用的硬挺尾巴。

因为棱齿龙的体型小,它们以高度低的植被为食,极可能类似现代鹿以幼枝与根部为食的行为。根据棱齿龙头颅骨的结构,以及位在颌部后方的牙齿,显示棱齿龙有颊部,这种先进结构可帮助咀嚼食物。棱齿龙的颌部有28到30颗棱状牙齿,上下颌的牙齿形成一个很好的咀嚼面,而且颌部铰关节低于齿列,当上颌向外移动时,下颌会反向朝内移动,上下齿列便会不断互相磨合,棱齿龙可能借由这个方法,自行轮流磨尖这些牙齿。如同所有鸟臀目,这些动物的牙齿是不停的生长出来。

棱齿龙对于后代的照顾程度还不明确,但是已经发现整齐布置的巢,显示在孵化前已有部分照顾。目前已经发现大群的棱齿龙化石,所以棱齿龙可能以群体行动。因此棱齿龙类经常被比喻为中生代的鹿,尤其是棱齿龙。

尽管棱齿龙生存于恐龙时代最后一期白垩纪,它们仍拥有许多原始特征。例如,棱齿龙每个手掌有五个指骨,每个脚掌有四个指骨。大部分恐龙到了白垩纪失去这些多余的特征。虽然棱齿龙的喙状嘴如同大部分鸟臀目的嘴部,它们的颌部前方仍拥有三角形牙齿。大部分恐龙到了这个时代,都失去了前部的牙齿。但对于棱齿龙的前部牙齿,是否具有特殊功能仍在争论中。

棱齿龙类的演化从晚侏罗纪到白垩纪末仍保持停滞状态。可能因为棱齿龙类已经相当适应它们的方式,因此它们的物择压力很低。

生活习性

这种鸟脚类恐龙成群生活,遍布欧洲和北美。它啃食低矮的植物,先将树叶储存在颊囊里,然后再用后面的牙齿慢慢咀嚼。逃跑是棱齿龙自卫的惟一方法,它能够像羚羊一样躲闪和迂回奔跑。它还具有敏锐的双眼,以发现逼近的食肉动物。

棱齿龙是鸟脚亚目的一个科。

棱齿龙科是小到中等大小的鸟脚类恐龙。它们两足行走,身体结构不是非常特化,分布在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洲,生存年代从侏罗纪中期直到白垩纪晚期。棱齿龙科恐龙的牙齿并不全都是均一一致的,有5颗稍微弯曲的简单的前上颌齿,10颗或11颗侧扁的上颌齿,其齿冠前后加宽,两边有边缘小齿;它们的下颌有大约13-14颗牙齿,前3-4颗牙齿比较简单,呈圆锥状,其它牙齿的齿冠内外扁,与上颌齿一样具有边缘小齿。这样的牙齿形式被叫做异齿型的齿式。

棱齿龙科上颌牙齿齿冠的颊面釉质化很强烈,有小的竖直棱;大多数下颌牙齿却是舌面釉质较厚,而且有明显的中棱和几条较弱的次级棱。这些棱的存在大概正是“棱齿龙”之名的由来。这样的牙齿磨蚀面平而倾斜,明显地显示了结实的耐磨性。同时,棱齿龙牙齿上具有双磨蚀面,显示其上下颌的运动是垂向的。此外,棱齿龙还具有一般鸟脚类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上牙齿冠向内弯曲,而下颌牙齿齿冠向外弯曲。

特瑙特龙属是棱齿龙科中体形最大的一属,其上下牙齿齿冠结实而宽大,具有釉质的上牙颊面有5-6条几乎等长的棱,下颌牙齿齿冠的舌面具有釉质,有一条非常突出的初级棱,初级棱的两边发育有小的附属棱。

干龙属也是棱齿龙科的一个代表,其上颌牙齿齿冠的颊面具有厚的釉质层,发育有明显的初级棱,通常非对称地分布在牙齿的表面;初级棱两边还发育有2-4条次级棱,次级棱指向并逐渐消失于齿冠边缘发育的小齿中。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专题回顾
羊奶

羊奶

羊奶被称为“奶中之王”,营养价值极高,美国、欧洲的部分国家均把羊奶视为营养佳品,对胃肠炎、胃病、...

大葱

大葱

大葱原产于西伯利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耐寒抗热,适应性强,四季均可上市,味辛,性微温,具...

金钱树

金钱树

金钱树别称美铁芋、金松等,为佛焰花目天南星科雪铁芋属多年生常绿观叶植物,原产于热带非洲,性喜暖热...

雪松

雪松

雪松是松科雪松属常绿乔木,别称香柏、宝塔松、番柏等,为世界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之一,产于亚洲西部、...

龙舌兰

龙舌兰

龙舌兰又名龙舌掌、番麻等,为龙舌兰科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热带,喜阳光充足、凉爽、干燥...

四季豆

四季豆

四季豆是菜豆的别名,又名芸豆、芸扁豆、豆角、刀豆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浙江衢州叫做清明豆,在中...

孔雀石

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中国古代称为绿青、石绿等,因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获得名,产于铜...

黑茶

黑茶

黑茶属后发酵茶,六大茶类之一,因成品茶外观呈黑色而得名,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

金鱼

金鱼

金鱼起源于中国,也称“金鲫鱼”,近似鲤鱼但它没有口须,是由鲫鱼进化而成的观赏鱼类,金鱼的品种很多...

康乃馨

康乃馨

康乃馨原名香石竹,别称狮头石竹、麝香石竹、大花石竹、麝香石竹、荷兰石竹等,石竹科石竹属多年生草本...